10月的上海秋高气爽,黄浦江畔人头攒动,10月20日,2024上海国际马拉松赛(简称“上马”)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,作为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,本届“上马”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.8万名跑者参与,赛道沿途更是聚集了数十万市民为选手加油助威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包揽了男女全程马拉松冠军,中国选手在多个组别中表现亮眼,展现了本土跑者的强劲实力。
今年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延续了高规格、高标准的办赛理念,赛事共设全程马拉松、半程马拉松、10公里健康跑和5公里欢乐跑四个组别,报名人数突破15万,最终通过抽签确定了3.8万名参赛者,其中外籍选手占比达12%,创下历史新高,赛事起点设在外滩金牛广场,途经南京东路、静安寺、徐汇滨江等上海地标,最终抵达终点上海体育场,全程42.195公里。
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在赛前新闻发布会上表示:“‘上马’不仅是竞技体育的舞台,更是城市文化与全民健身的盛会,我们希望通过赛事向世界展示上海的活力与包容。”
在男子全程马拉松比赛中,埃塞俄比亚名将特斯法耶·阿贝拉以2小时05分38秒的成绩夺冠,这一成绩也刷新了“上马”赛会纪录,他的同胞、女子组选手耶华洛·德格法则以2小时21分15秒的成绩摘得金牌,同样创造了新的女子赛会纪录,两位冠军在赛后采访时均表示,上海良好的赛道条件和观众的热情支持是他们创造佳绩的关键因素。
中国选手方面,李子成以2小时10分45秒获得男子国内组冠军,总排名第八;女子组中,张德顺以2小时28分33秒的成绩位列国内第一,总排名第五,两人的表现让现场观众振奋不已,尤其是张德顺在最后5公里的顽强冲刺500彩票网官方走势图,赢得了阵阵喝彩。
半程马拉松项目中,中国选手同样表现不俗,小将王瑞以1小时04分12秒的成绩夺得男子半程冠军,展现了新生代跑者的潜力。
为确保赛事顺利进行,组委会在医疗保障、赛道补给和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,本次比赛共设置了15个医疗站点、50辆救护车和200名专业医护人员,并首次引入AI智能监测系统,实时追踪选手心率、步频等数据,为突发情况提供预警。
在赛道补给方面,除了常规的水、运动饮料和能量胶外,组委会还特别增设了本地特色补给站,提供小笼包、桂花糕等上海小吃,让海外选手感受“舌尖上的上海”,来自肯尼亚的选手基普乔格笑称:“小笼包的味道让我忘记了疲劳!”
“上马”不仅是一场专业赛事,更是一场全民健身的嘉年华,在5公里欢乐跑方阵中,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,也有稚气未脱的孩童,甚至还有推着婴儿车的父母,市民王女士带着6岁的儿子完成了欢乐跑,她表示:“孩子特别兴奋,说明年还要参加,马拉松让全家人一起动了起来。”
赛道两旁的助威团同样成为亮点,企业方阵、高校拉拉队、社区锣鼓队轮番上阵,为选手们送上鼓励,南京东路商圈的一家咖啡店甚至自发设立了“免费咖啡补给站”,店主李先生表示:“选手们拼搏的精神感染了我们,我们也想尽一份力。”
本届“上马”积极响应环保理念,首次实现“零废弃赛事”,组委会与环保组织合作,在赛道沿线设置了500个分类垃圾桶,并采用可降解材质的参赛包和奖牌,赛后,所有塑料水瓶和包装将被回收再利用,预计减少碳排放约20吨。
上海市副市长在闭幕式上表示:“‘上马’的成功举办,展现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软实力,我们将继续推动体育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,让马拉松精神激励更多人。”
随着赛事影响力的不断提升,“上马”正逐步向世界顶级马拉松赛事靠拢,据透露,2025年赛事将进一步提高奖金规模,并计划邀请更多国际顶尖选手参赛,组委会还将推出“上马”系列赛,包括春季半程马拉松、夜间马拉松等,满足不同跑者的需求。
2024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在一片欢呼声中落下帷幕,但马拉松精神仍在延续,无论是职业选手的拼搏,还是普通市民的参与,都让这场赛事超越了竞技本身,成为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,正如一位完赛跑者在社交媒体上写道:“42.195公里,每一步都是对自我的挑战,而上海,让这场挑战变得无比荣耀。”
本文为原创发表,并经本网编辑。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,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。